聖經歷史中有一位人物,神給他改了名字:“我與你立約、你要作多國的父。從此以後、你的名不再叫亞伯蘭、要叫亞伯拉罕、因為我已立你作多國的父。”(創17:4-5)。每個人的名字都蘊含著父母給他起名時,傳遞的愛、美好的期許與對未來的祝福。那如果是神賜給一個人新的名字呢?
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國的夏朝時期),神祝福亚伯拉罕生養眾多,子孫興旺,真的是沒有比這更好的祝福了!在眾人之中,神為何揀選的是他?而從其中,我們可否也獲得一些新的感動?请跟随我们走進聖經,來瞭解這一位在以色列和阿拉伯都佔有極其重要地位、并以信心著称的人物——亚伯拉罕。
【創15:6 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神認可亞伯蘭的地方,正是他對神的信心。
究竟是怎樣的信心呢?從創11章裡可以看到,亞伯拉罕原本居住在迦勒底的吾爾,也就是兩河流域的南部今天伊拉克的境內,他們家族世代都在那裡生活。吾珥是一座很繁榮的城市,據考古資料記載,吾珥出產許多黃金和珠寶,其雕刻藝術、人造運河、建築等,都曾經聞名於世。
有一天神對亞伯蘭說,讓他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神指示他的地方去,並且祝福他成為大國,地上萬族都要因他得福。(創12:1-3)
起初讀到這裡,非常羡慕被揀選的亞伯蘭,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卻突然喜從天降,天地万物的創造主神就揀選他並賜給他這樣大的祝福。但是當我們換一種角度來思考,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如果您原本在家鄉生活得挺好,所處的城市水源充足,氣候宜人,兄弟姐妹,家人朋友都在這裡,並且自己一家生活富足、優渥舒適,突然有一天,有一位神要讓自己完全放棄這些,且要去往哪裡也不清楚,您會怎麽選擇呢?是不是也會感覺這不現實呢?即便是通訊、交通都已如此便捷的今天,如果要我們做出抉擇,離開家鄉去往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這也實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此外,查考古城遺跡就會發現:吾珥最醒目的建築物是一座高聳的金字塔,供奉著月神南那,充斥著偶像的膜拜與迷信。雖然是挪亞的兒子閃的後裔,雖然在族譜中有神救恩的痕跡,但一代一代,隨著時間的流逝,亚伯拉罕的父亲——他拉,早已忘記了他祖宗的神,在吾珥侍奉起了别神。
【書24:2 約書亞對眾民說、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如此說、古時你們的列祖、就是亞伯拉罕、和拿鶴的父親他拉、住在大河那邊事奉別神.】
**如果說亞伯拉罕離開家鄉是與家人朋友物質生活的分离,那麽順從耶和華神的呼召就是與侍奉外邦神的父輩親族精神世界的決裂。**離棄人眼看為的舒適,但選擇遵行神命令的亞伯拉罕正用他的行爲告白:我主啊,我信您向敬畏您的人所應許的話,求您向僕人堅定,因爲您實在是大而可畏的神。(詩119:38)
亚伯拉罕一生的年日是一百七十五岁(創25:7),他蒙召出哈蘭的時候已經75嵗(創12:4),并不是一個少不經事的年輕人,而他的父家也早已侍奉別神,即便如此,面對必須承受的非議和壓力,亚伯蘭仍舊選擇了聽從神(創世記12:5),将他妻子撒莱、和侄儿罗得、连所积蓄的财物、所得的人口、浩浩蕩蕩地都帶出了哈蘭。
【創15:6 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
我們常常羡慕被神認可的義人,但如果回到過去,羡慕著亞伯拉罕的我們是否也能如同他一樣,因著對神的信心,有勇氣做出同樣的決定呢?
在希伯來書11章,告訴了我們怎樣的信心才能得到神的認可:神喜悅相信他話語(應許/承諾)的人,而神也必定賞賜那相信他,尋求他的人(來11:6)。正如亞伯因著信,獻祭與神,比該隱所獻的更美;挪亞因著信,蒙神指示他未見的事,動了敬畏的心,預備了一隻方舟,使他全家得救;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即使在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裏去(來11:8)。
義人的信心并不是盲目的相信或者迷信,而是深切地知道這位自有永有的創造主神,必不致说谎,他必永遠紀念他的約,他所说的必然会去成就(詩111:5,民23:19)。
在這之後,神立定的話語是如何一點點應驗,成爲亞伯拉罕對神倚靠與信心的依據呢?在出哈蘭時,尚未有子嗣的他,又如何實現神應許他“多國的父”的約定?他又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長成爲了“信心之父”的呢?更多精彩請繼續關注下期內容。